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与中国持续的贸易冲突全面升级,威胁自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0%的关税。此前,美国已对厨柜、药品和卡车等中国商品加征了一系列关税。与此同时,中国也采取了报复措施,包括对稀土矿物及相关技术实施全面的出口限制,其中技术类出口限制立即生效,材料类出口限制将于11月8日前生效。两国还于10月14日起对彼此的商船征收互惠港口费,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摩擦。这些事态发展发生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之际,而特朗普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于本月晚些时候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上会晤。
贸易战升级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10月14日,美国主要股指大幅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04点(1.1%),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近2%。伦敦富时100指数也下跌0.44%。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关键指标——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飙升至22以上,反映出投资者的焦虑情绪。包括英伟达、特斯拉和甲骨文在内的科技和人工智能驱动型股票领跌,而英美资源集团、嘉能可和力拓等矿业公司则因依赖中国对工业金属的需求而遭受重创。
这场新的对抗不仅限于关税,还延伸至科技和稀土等战略领域。美国扩大了对先进半导体芯片的出口管制,并威胁进一步限制对华关键软件出口。作为反制,中国商务部对稀土矿产和技术实施域外出口管制,即使使用极少量中国原产材料的外国公司也会受到影响。这些稀土对电动汽车和国防等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使其成为贸易战的关键前沿。
美国企业面临多重挑战。高通、英伟达、AMD、美光和英特尔等半导体公司面临关税上调和市场准入受限的局面。苹果和特斯拉等在中国拥有大量制造基地的科技巨头,正努力应对生产成本上升和潜在的销售影响。相反,MP Materials、Critical Metals 和 USA Rare Earth 等西方稀土生产商则受益于中国的出口限制,随着各国政府优先考虑供应链多元化,其股价飙升。
制造业也在进行重组。纽柯钢铁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等美国钢铁制造商受益于中国进口减少,同时许多公司加快了“友岸”战略,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国家以规避关税。沃尔玛、塔吉特、百思买、好市多和耐克等零售商和消费品公司面临着更高的进口成本,这些成本越来越多地转嫁给消费者,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尤为严重。农业出口商,尤其是美国大豆种植户,继续因报复性关税而失去中国市场准入而遭受损失。
在全球范围内,贸易战正在加速全球化从一体化向经济碎片化和战略脱钩的转变。跨国公司正在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但这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物流复杂性。科技行业正处于这一分化的核心,由于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美国和中国形成了相互竞争的生态系统。东南亚国家受益于制造业的增长,但也面临成为规避关税渠道的风险;而欧洲则在中美和欧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面临不确定性。
从政策角度来看,关税和出口管制已成为经济治国的主要工具,反映出国家安全优先于传统贸易自由化。这一趋势可能导致长期经济效率低下、消费者价格上涨和市场波动加剧。《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等历史先例警告了长期保护主义的危险,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不稳定。
展望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走向依然充满不确定性。11月1日是美国实施新关税的关键期限,双方正在进行的谈判旨在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虽然暂时休战或暂停征收关税是可能的,但总体趋势表明,两国将持续进行战略竞争和经济脱钩,尤其是在科技和关键矿产领域。两国都在大力投资国内产能,并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以减少相互依赖。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而言,这种环境要求他们提高警惕并进行战略调整。拥有多元化供应链、强大研发实力以及灵活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能力的企业将占据更有利地位。科技、工业金属、农业和航运等行业仍将保持波动,但也为那些顺应新兴全球贸易模式的企业提供了机遇。政策制定者必须在国家安全关切与经济稳定之间取得平衡,以避免加剧全球经济分化。
总而言之,特朗普总统于2025年10月加剧的对华贸易战,使全球经济陷入交火,引发了广泛的市场混乱,并加速了国际贸易的根本性重塑。这场冲突凸显了经济政策、地缘政治对抗和技术竞争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正在塑造21世纪的全球秩序。
据 FinancialContent 报道,这些发展标志着一个关键时刻,对全球市场、供应链和地缘政治稳定具有深远影响。